9月26日下午,吉林大学群贤毕至、少长咸集,共同参与庆祝吉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创建70周年活动。南京天诗集团总裁于海阔女士(吉大材料学科毕业25周年校友),受邀作为重要嘉宾出席,并发表题为《精准用蜡改变世界一个材料人的梦想》的主题演讲,将企业使命、个人情怀与学科传承深度融合,用真挚话语与实干故事,为在场师生、校友勾勒出“以小蜡材筑大梦想”的奋斗图景。
以使命开篇:“精准用蜡”是企业担当,更是材料人的毕生追求
“‘精准用蜡,改变世界’是天诗的使命,也是我这个毕业25年的吉大材料人一生追求的梦想!”演讲开篇,于海阔便以赤诚之心锚定主题,面对昔日恩师与年轻学子,她动情说道:“请允许我分享这个贯穿我职业生涯的毕生追求,也借此机会,向培育我的母校致以最深厚的感谢。”
这份对“蜡”的执着,源于25年前在吉大材料学科的求学时光。于海阔坦言:“当年在实验室接触天然蜡改性研究时,我从未想过‘小小的蜡’能成为一生的事业方向。但母校教会我的‘材料无大小,有用即价值’的理念,让我在毕业后始终坚信,再基础的材料,只要深耕其特性、精准其应用,就能迸发巨大能量。”正是这份从校园萌芽的信念,支撑天诗从深耕蜡助剂领域起步,逐步将“精准用蜡”从理念变为推动产业升级的实践。
以“蜡”破题:小材料里藏着大乾坤,打开应用新图景
“提起蜡,大家可能最先想到蜡烛、石蜡,但小小的蜡,究竟如何改变世界?”于海阔用一个贴近生活的问题,带领现场听众走进蜡材料的“微观世界”:从植物蜡、动物蜡、矿物蜡,到天诗深耕的合成蜡,每一种蜡都有独特的特性,而合成蜡,正是打开‘精准用蜡’大门的钥匙。
在于海阔眼中,蜡不仅是基础材料,更是“工业味精”:“它用量不大,却能四两拨千斤——在5G射频里,能让信号传输损耗降低30%;在防弹衣中,能让防护寿命延长5年;在果蔬保鲜领域,能让热带水果货架期翻倍。这就是‘精准用蜡’的意义:把蜡的每一种特性都开发到极致,帮客户实现更多功能,创造出以前做不到的创新产品。”
以母校为魂:吉大精神是逐梦底气,天诗愿以材料之力赴时代之约
演讲尾声,于海阔将目光落回“传承”与“未来”。她郑重说道:“25年来,无论遇到技术瓶颈还是市场挑战,母校带给我的‘务实、坚韧、敢闯’的精神,始终是我重新出发的动力。当年老师在实验室教我们‘做研究要耐住寂寞、攻难关要顶住压力’,如今这些话,早已成为天诗研发团队的座右铭。”
“精准用蜡,改变世界”的梦想,从来不是天诗一个企业的梦想,而是一代又一代材料人的梦想。演讲最后,于海阔向年轻学子发出邀请:“期待更多吉大材料人加入我们,一起在基础材料领域深耕,用小小的蜡材,为‘材料强国’战略、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,贡献属于我们这代人的力量。天诗,愿始终以材料之力,赴时代之约!”